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老年人修身养性:莫把面子当尊严

    发布时间:2019-11-25 点击:

    老年人修身养性:莫把面子当尊严

    【莫把面子当尊严】

    在一座小区里,绿化地上的草坪花木,是用低矮的木质栏杆围着的。不知从何时起,有人为了少走几步,将围栏踏倒,在翠绿的草坪上走出了一条苍白的小道。于是,管理者便在那里插了一块“禁止通行”的木牌。

    有一天,一位头发苍白的老者依然从那小道上走。管理人员善意地告诉他说:“大爷,您没看见那里写着‘禁止通行’吗?”这位老人本来可以说一声“对不起”便可了事,也可以什么都不说一走了事。但这位老人却大为光火,高声质问管理者:“人家走出来的路,我为什么不能走?你这不是专门欺负老人吗?!”幸亏管理者笑着走开了,不然,准是一场无谓的争吵。

    很显然,这位老者很爱面子,他将别人的善意劝告,当成了是对他的侵犯和欺负,是找他的麻烦,自以为是伤害了他的尊严,使他下不来台。这是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其中也包含着一个小小的原则问题:什么是尊严?什么是面子?决不能把个人的面子当成尊严。

    什么是尊严?简言之,就是权利和人格的被尊重。以此可衡量,践踏公共绿化地上的草坪,是你的权利吗?你的行为侵害了公共利益,别人阻止你,这算侵犯你的人格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由此可见,以上那位老者争的不是尊严,而是面子。尊严是高尚的、文明的,而面子是虚荣的、自私的,二者相去甚远,决不能混淆。

    俄国作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为人粗鲁,意味着忘却了自己的尊严。”我国当代作家王小波也曾有言:“尊严就是不论你走在任何地方,都被当作一个人物而不是一个东西来对待。”换言之,一个人要想捍卫自己的尊严,要想被人当作一个人物,就必须明确自己的权利范围和人格,遵纪守法,不逾规,不妄为。千万别维护错了,把维护面子当成了维护尊严。

    【中间人】

    孔子在《论语》中常常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种:“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心胸是开阔宽容的;缺乏道德修养的人,心胸狭隘,常常焦躁不安。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讲正义、讲义气,缺乏道德修养的人常常唯利是图。

    依我看,现实社会中真正的君子,有,但不多;小人不少,但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大多数人既达不到君子的高度,也不属于小人。那这大多数人到底是一些怎样的人呢?经思索,我将其称为“中间人”。

    有学问、有能力、有权有钱的人,不一定就是君子,有的甚至是小人。没有文化、没有本事,既无权又无钱的人,不一定就是小人,有的甚至是君子。因为划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是道德、涵养和节操,所以,不论在上层社会还是在草根基层,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大概都有君子和小人,但都不可能是多数。多数,甚至绝大多数,都属于“中间人”。

    老年人群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一样,其中同样也是既有君子也有小人,但都不可能是主流;主流依然是“中间人”。

    中间人是多数派,所以他们能左右社会,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决定着社会风化的清浊和走向。“中间人”如若向君子学习,向君子看齐,社会就会日趋昌明;“中间人”如若给小人以挤压,使之没有兜售的市场,社会龌龊的死角就会日益缩小,文明程度就会大大提升。“中间人”不错,倘若你还够不上君子的话,就做一个积极向上、堂堂正正的“中间人”吧!

    【自知与自胜】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确如此,能正确认识别人是智慧,能给自己合理定位就是明白人;战胜别人需要能力,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自知”“自胜”对任何人都是重要的,对老年人也不例外。

    所谓“自知”,就是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是有德之人?有能之人?有益于人之人?还是一个无知、无能、无用之人?我已经八十岁了,理所当然地给自己定位为“三无”老人。这既非自卑,也不是自谦,而是不折不扣的事实。过去虽然受过多年教育,也有数十年的阅历,那全然是“旧皇历”,再也看不得了。过去提倡“无私”“忘我”,我也真的这么做过多年。那一套现在还行吗?至于自然知识、科技知识,同样今非昔比。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许多旧知识早已被淘汰,新知识层出不穷,不懂的东西太多太多,不论人文的还是科技的,我决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有知识的人。

    战胜别人不容易,战胜自己更难。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中”,如果不是有意地审视,不严加内省,就不能认识自己的真面目。既然连“自知”都做不到,不明确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战服自己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自知”是前提,自知之明是战胜自我的必要条件。对一个明智的老人来说,“自知”和“自胜”都是不可或缺的。

    【面子小议】

    国人一向爱面子。此风绵延不断,至今仍然大行其道,以致左右着许多人的行为,甚至影响到社会风尚。对此,有的人加以赞赏,说“人要脸,树要皮”,爱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应当加以继承和发扬。有的人认为无所谓,可以听之任之,各行其便。还有的人则持否定的态度,认为爱面子就是虚伪,是陋习,应当加以匡正。窃以为“讲人情,爱面子”本身不是坏事,不必厚非。但不能过,不能偏,不能影响他人,不能有悖于道德和法律。

    爱面子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讲道德、重人格,同时也要面子。这种人可谓是古人所推崇的“君子”。但够得上这一标准的很少,在现实社会很难做到。二是讲道德、重人格,不太讲究面子。这种人有棱角,个性强,不圆滑,不谙世故,往往被人斥为“不会做人”,在社会上没有市场,没有地位,吃不开。三是不讲道德、没有人格,不惜破坏社会规则,损人利己、不择手段地要面子、争面子,甚至花钱买面子或骗取面子。此种人善于奉承,会巴结,极尽巧言令色之能事,借以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处处赚便宜。这种人虽为大家所不齿,但往往能赢得上司的青睐,所以有的人虽然口头上不屑一顾这种人,但行动上却效法这种人,致使这一群体越来越壮大。这一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

    老人爱讲老面子,要的是自信和自尊,但也是社会上最务实的一族。因为老年人毕竟不同于青壮年,已经退出了社会主流,无须再去拼搏竞争,面子的价值和作用已没有那么大了。老年人虽然不敢说“什么都明白了”,但对人生总是看得透一些,懂得“面子不能当饭吃”,不应“死要面子活受罪”。老年人应当树立老年人的面子观,不应再被世俗所拖累。

    【常思己过与莫论人非】

    我在济南南部山区一位老人的家里看到,其堂屋迎面的墙上挂了一副年久泛黄的对联:上联是“静坐常思己过”,下联是“闲谈莫论人非”。该老者已经八十多岁,我问他:“这对联上写的你能做到吗?”他郑重地回答说:“这是我祖辈传下来的家训,我一直尽心尽力地做着。”我想,不管做得怎么样,只要能“尽心尽力地做着”,这就十分可贵。

    “常思己过”就是不断地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多想想自己的过失,从中接受教训,以利于及时做出调整,纠正错误,发扬正确的想法和做法,以便使自己生活得更好。

    “莫论人非”,就是不要在背后谈论别人的不足,更不要说人家的坏话。背后议论别人既不利人,也不利己,弄不好还会招惹麻烦。所以,“常思己过”与“莫论人非”,这是有涵养、有道德的高尚行为,是君子之举,值得效法。

    上一组:老年人修身养性:老有所梦 下一组:老年人修身养性:模仿与探索
    美女图片: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