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二十五史》名言名句摘抄_一品句子

    发布时间:2019-11-11 点击:

    《二十五史》名言名句摘抄_一品句子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注释】《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解析】如果刑罚不公正,那么人民就会手足无措。这本是《论语·子路》中的一句话,这里被刘秀引用。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大赦天下,并下诏减轻刑罚,以改变当时刑罚苛刻、冤狱百出的现状。刘邦的这一举措,体现了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

      ⊙天地之性人为贵。

      【注释】《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解析】天地之间人是最宝贵的。东汉初年,人口锐减,奴婢、仆人等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动辄惨遭杀戮。刘秀基于这种情况颁布诏书,禁止残杀奴婢,并解放了许多奴婢。刘秀的举措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罚之义。

      【注释】《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解析】人们往往苦于不能自制,一旦在某方面得到满足,就会变本加厉地提出更高的要求,犯骄纵的毛病,这就是所谓的欲壑难填。这些人只顾贪图一时的快乐,而忽视甚至践踏国家的法律制度。刘秀临朝称制,分封功臣之后,生怕官员们不能守节,腐化堕落,就颁布了诏书,劝勉大臣们要戒骄戒侈,克己复礼,遵纪守法。

      ⊙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注释】《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解析】这是刘秀临朝践祚之后劝勉臣下时所说的话。他劝谏臣下不可居功自傲,放纵自己,应该时刻警惕,如蹈虎尾、履春冰、临深渊,就就业业,惴惴不安。正如《易》之所日:“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做人准则与生存态度,事业才能昌盛,人生才会闪光。

      ⊙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注释】《后汉书·光武帝上》。

      【解析】泼出的水收不起来,过去的事情后悔也没用。刘秀平定了河北,重挫了铜马、尤来诸军,势力日盛,众将都希望他即位称帝。大将马武认为,天下没有君主,即使让孔子作宰相、孙子作将帅,也不会有什么建树。马武以此劝刘秀不要错过称帝良机,过后即使后悔也没用。后来,这句话常用来劝导人们抓住时机,不要坐失良机,造成难以挽回的形势。

      ⊙政失于上,人受其咎。

      【注释】《后汉书·孝明帝纪》。

      【解析】统治者政治上的腐败与失误势必会给人民带来普遍而惨重的灾难。作为当权者,应该谨慎行事,以免因为政不当而造成黎元的苦难。这是永平三年,明帝诏书中的一句话,说明当权者为政不可不慎,应监督各级官吏劝勉农桑,慎重刑罚,就就业业,不可懈怠。

      危心恭德,政察奸胜。

      【注释】《后汉书·孝明帝纪》。

      【解析】明帝临朝称制后,常常害怕自己不能承担汉家王朝宏伟基业的重担,所以养德修行,克己复礼,就就业业。同时明察秋毫,任贤使能,摒弃奸小,以求有功于国家,使先帝之业绩“光于四海”,使刑平政清,奸无所匿,社会秩序井然。“危心恭德,政察奸胜”语出《明帝纪》后的赞语,从中可见明帝奋勉有为、励精图治的精神风貌。

      ⊙应门失守,《关雎》刺世。

      【注释】《后汉书·孝明帝纪》。

      【解析】应门,是谈论国家大事的地方。此句意为由于应门失守、政务废弛、官场腐败,诗人们就以乐而不淫的《关雎》来讽谏为政者。永平八年冬,出现日食,人们都认为这是上天的警诫。孝帝也引咎自责,反思自我,并让群臣进谏,勿有所隐。于是大臣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纷纷进谏。明帝看后,下诏自责说:“群僚所言,皆朕之过。”同时把当时的情况比做是“应门失守,《关雎》刺世”。明帝巧妙地利用日食反省自己,广开言路,取信于民,不失为纳谏明君。

      ⊙无德不报,无言不酬。

      【注释】《后汉书·孝明帝纪》。

      【解析】有恩德就要报答,提出金玉良言就应该给予酬报。此语出自《诗经·大雅》,劝导人们要知恩必报,有德须赏。孝明帝常常问事于三老:李躬、桓荣、五更。桓荣曾经给孝明帝讲过《尚书》,为了答谢师恩,孝明帝于永平二年重赏了桓荣与李躬。并在诏书中引用了《诗经·大雅》上的这句话,表明自己赏德报恩的作风。

      ⊙王者八政,以食为本。

      【注释】《后汉书·章帝纪》。

      【解析】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故为政者,虽有多种方略,但必须以粮食生产为本中之本。我国古代历来以农业立国,历代统治者也特别重视农业生产,把它作为为政之本来抓。汉章帝年间,耕牛因牛疫而大批死亡,粮食连年减产。为了确保粮食生产,章帝下诏允许百姓迁徙到土地肥沃、人稀地广的地区,并赐之以公田,发给他们粮种与农具,免收五年租,三年赋。章帝的措施,鼓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起了很大作用。

      ⊙气调时豫,宪平人富。

      【注释】《后汉书·章帝纪》。

      【解析】风调雨顺,时和年丰,刑法公正,黎元富庶。这是一幅太平盛世歌舞升平、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章帝在位期间,废除了残酷的刑罚,减租免赋,提倡儒学礼乐,国家出现了安定平和的局面。范晔在《章帝纪》的赞语中给予了章帝高度评价。以“气调时豫、宪平人富”这种理想社会的景象来形容当时的社会。

      ⊙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

      【注释】《后汉书·和帝纪》。

      【解析】汉和帝时,南海每年派人进贡龙眼、荔枝等名贵水果。为了水果的新鲜,送果人须乘驿马昼夜传送,许多人在路上或暴病而亡,或遭猛兽荼毒。当时临武县县长唐羌看到这种劳民扰民的情况,就上书和帝,劝止这种行为。唐羌就用“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的话来说服和帝亡羊补牢,防止一错再错。

      ⊙损上益下,人悦无疆。

      【注释】《后汉书·顺帝纪》。

      【解析】做官的人吃些苦、受些罪没有什么,只要能给百姓带来好处,百姓就会感到无限欢欣。顺帝永建四年,冀州发生水灾,顺帝就下诏免除当地的租税,诏书中引用了《周易》上的这句话,以说明这种做法很必要。体现了顺帝能体恤下情的可贵之处。

      ⊙古之人君,离幽放而反国祚者有矣,莫不矫鉴前违,审识情伪,无忘在外之忧,故能中兴其业。

      【注释】《后汉书·顺帝纪》。

      【解析】古代的君主,有很多皇帝是被流放之后又临朝称制的。他们往往都能够从前车之鉴中纠正自己的过失,审时度势,去伪存真,不忘被流放在外的忧患,所以能够使国家复兴。顺帝刘保被安帝立为太子,但因遭到王圣与秋江京的诬陷而被废为济阴王,所以安帝死后,顺帝没能继位,政权被外戚与宦官夺取。后来黄门、孙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重新拥立顺帝。然而顺帝即位后,未能发奋图强,振兴国家,反而江河日下,腐败成风。《后汉书》作者范晔对此表示惋惜,发表议论,批评了顺帝,并以此来警戒后人,让他们做到以史为鉴。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注释】《后汉书·皇后纪上》。

      【解析】如果一个人终日只知道吃饱喝足,不用心于学业与道义,而想有所作为,那简直势比登天。汉炀帝、汉安帝时,因皇帝年幼,邓太后主持朝政。她十分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她认为贵族子弟过惯了饱食终日、养尊处优的生活,易流于无所事事,不学无术。这样发展下去,灾祸就离他们不远了。于是邓太后就设置学院,选派老师,教授他们经书,并亲自主持考试。邓太后引用了《论语·阳货》中的这句话,以激励贵族子弟们发愤学习,报效朝廷。

      ⊙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

      【注释】《后汉书·皇后纪下·论日》。

      【解析】德高望重者享受大的名誉,德薄望轻者享受小的名誉。汉代皇后原无谥号,自东汉明帝开始建立光烈之号,如光烈郭皇后、光烈阴皇后等。后来便在帝号后配以“德”字为号,如明德马皇后、章德窦皇后等,都以德为号,使优劣良莠不分,无辨贤愚。至和帝以后才一改旧制,实行“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的制度,以说明加封谥号的真正意义在于褒善贬恶,名实相符。

      ⊙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注释】《后汉书·皇后纪序》。

      【解析】担负着重大使命的人,所要经历的苦难与路程也就越大越远。利禄官爵越突出的人,他所招致的祸患也就越快。《后汉书》作者范晔在《皇后纪序》中,对东汉中期以后外戚专权的情况作了总结性评价,并发而为叹,道出了上面的话,阐明了任重而道远、利重而祸速、位高而灾多的道理。从而使争权夺利者有所收敛与警戒。

      ⊙咎集骄满,福协贞信。

      【注释】《后汉书·皇后纪下·赞日》。

      【解析】祸患起源于骄傲自满,幸福来自于忠贞信义。范晔在撰写完东汉历代皇后的事迹后,对皇后的福祸荣辱作总结性评论。他认为皇后的权势依附于皇权,皇后的品德容貌影响着皇帝的态度。皇后或以德进或以幸升,各有不同。但“咎集骄满,福协贞信”却是她们须共同引以为鉴的良言,具有普通意义。

      ⊙车如流水,马似游龙。

      【注释】《后汉书·马皇后纪》。

      【解析】车水马龙用来形容车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明帝马皇后为人贤明,章帝登基后尊之为皇太后,并要分封诸舅。马太后担心她的哥哥们会因此而骄奢,招灾惹祸,故坚决不许。一次她去看马家子弟,见他们车如流水,马似游龙,连仆人都奢华异常。马太后从此停发了诸兄的年俸,以告诫他们勤劳节俭,忧国忧家。马太后深明大义,堪称贤后。

      ⊙再实之木根必伤,掘藏之家后必殃。

      【注释】《后汉书·马皇后纪》。

      【解析】一年结两次果实的树,它的根一定会被损坏。掘墓偷坟的人家也一定会遭殃。章帝要封诸舅为侯,而马太后认为马家兄弟无功受禄已属反常,如再加封他们,就如再实之木,只会给马家带来灾祸。此语出自《文子》与《淮南子》,马太后在这里引用的主要是前一句。

      ⊙物之兴衰,情之起伏,理有固然矣。

      【注释】《后汉书·郭皇后纪》。

      【解析】物有兴衰,理有起伏,这是自然规律。皇后尽管位尊至极,但必须依赖于皇帝对她的好恶,所以地位很不稳固,随时都可能有变。得宠则尊贵无比,泽被父兄;失宠则自身难保,甚至祸及家人。范晔基于这种情况,以“物之兴衰”一句叹息皇后命运的易变,从而启发人们居安思安,防患于未然。

      ⊙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

      【注释】《后汉书·隗嚣传》。

      【解析】苍蝇一飞,不过数步之远,但因为它们附在千里马的尾上,因而能够走得极远。隗嚣在陇西拥兵自重,实力雄厚。他几次出兵帮助刘秀,却始终不肯归降他。刘秀很钦佩隗嚣的品格,写信劝他归顺自己。信中把自己比做苍蝇,把隗嚣比作千里马,以阐明自己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地位,全靠像隗嚣这样的人鼎力相助。

      ⊙智者睹危思变,贤者泥而不滓。

      【注释】《后汉书·隗嚣传》。

      【解析】智慧之人看到形势危急就能想到改变这种处境;贤明的人身在污浊之中而不为所染。隗嚣的大将王遵投降刘秀后,就劝他的朋友牛邯也归服刘秀。王尊知道牛邯早有降刘之意,但不敢轻举妄动,于是王尊就致信牛邯,讲明利害,劝他效法管仲与黥布归降明主,去愚就贤。并用“智者睹危思变”的话语来消除牛邯的心理障碍。

      ⊙鱼不可脱于渊,神龙失势,即还与蚯蚓同。

      【注释】《后汉书·隗嚣传》。

      【解析】鱼儿离不开水,神龙如失去云雾的托付,就如同蚯蚓一样。刘秀称帝后,地方割据势力仍然存在。占据着陇西的隗嚣不肯降刘,尽管刘秀对他屡次劝降。在刘秀铲除了刘永、彭宠等势力后,隗嚣略有动摇,打算与刘秀合作。

      隗嚣的部下王元挺身而出,指出如果隗嚣离开陇西,就好比鱼儿离开了水,神龙失去了云雾一样。因为陇西是隗嚣能够拥兵自重的根本,失去了它,刘秀也不会这么看重隗嚣。

      ⊙功全则誉显,业谢则衅生。

      【注释】《后汉书·隗嚣传·论日》。

      【解析】功成名就就会声名鹊起,功凋业谢就会是非百出。隗嚣在陇西拥兵自重,曾创下一番事业,但后来由于与刘秀对抗,归于失败。范晔在评价他一生事业时认为,隗嚣如果在与刘秀的斗争中获胜,绝不会留下今天这样的笑柄。

      但是隗嚣失败了,于是毁谤就接踵而至。是为胜者无过,败者有咎。范晔以此来为失败的英雄隗嚣鸣不平。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