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世界杯专题
  • 有趣图片
  • 有趣说说
  • 斗图表情
  • 句子大全
  • 搞笑短视频
  • 有趣的事
  • 有趣作文
  • 有趣美女
  • 首页 > 句子大全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名言【3】

    发布时间:2019-10-15 点击: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名言【3】

      【换股目标瞄准10倍股】

      寻找10倍股的最佳方法就是从你家附近开始找:在那里找不到,就到大型购物中心去找,特别是到工作的地方去找。

      彼得·林奇细心挖掘10倍股,是从自己身边开始的,他奉劝散户投资者也这样做。

      这是一条非常简单而实用的捷径。

      他认为,一般来说,散户投资者一年中会有两三次非常好的投资机会,甚至更多,而这种机会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

      他说,你不必是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副总裁,就能察觉到这家企业的业务有多么繁忙,或者石油产品的价格正在反转上涨。

      如果你是一名油田的非技术工、地质学家、钻探工、供货商、加油站老板、加油站工人、加油站客户,都会注意到这一点。

      想一想,这其中涉及的人有多少?

      如果你是一位教师,当地教育局推荐你们学校使用一种点名的新设备,它一年可以为老师节省几千小时的点名时间,这时候就应该想到其中有没有投资机会。

      彼得·林奇说,如果他是一位老师,他首先会关心这种设备是哪个企业生产的?这是不是一家上市公司?

      事实上,就有一家这样的企业叫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

      这不是一家电脑公司,而只是提供用电脑处理薪水支票的系统,它能在一星期内为18万家中小企业处理900万份薪水支票,可想而知,接触到这项产品的散户投资者有多少?由于这家企业的大量客户是华尔街的主要证券公司,半条华尔街上的投资者都知道这家企业经营得十分成功。

      由于竞争关系,这家企业能够以越来越便宜的价格购置电脑设备,经营成本不断下降、盈利空间不断扩大。

      1961年该企业上市后每年利润都在迅速增长,从来没有下降过。

      即使是盈利水平最低的一年,也比上一年增长了11%,而这时候正是许多上市公司出现亏损的经济衰退期。

      伴随着这样的经营业绩,根据股票分割调整后的股价计算,该公司上市价只有0.06美元,1987年10月就上涨到54美元,上涨了900倍!

      彼得-林奇说,即使你退休后住在偏僻的乡下,那里没有广播、电视、报纸、电脑,只要你是个细心人,也同样可能发现10倍股。

      例如,有一天你胃疼了,医生诊断你患了胃溃疡,给你配了一种名叫泰胃美的药,你就碰上了一只10倍股。

      泰胃美是美国史克必成制药公司(Smith Kline Beckman)的产品,1976年上市。

      那些天天与病人打交道的药剂师、送药快递员、医生、病人、病人的家属和亲戚朋友,只要知道这种药多么畅销、多么神奇,就应该想到这是不是一个股票投资良机。

      对于病人来说,最好的药是能一次性彻底治愈疾病的药;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好的医药股是生产病人需要不断购买、服用的常用药的公司股票。

      泰胃美就是如此,它对缓解胃溃疡有很好疗效,但是病人必须不断服用才行。(一品句子网整理)

      了解到了这一点,任何一个散户投资者都会想到它的投资价值。

      事实上,该公司股票上市一年后股价就开始大幅度上涨,从开盘价7美元涨到1 1美元,然后就是一路狂奔,一直涨到72美元。

      投资者在该股票上市后的两三年内追入,无论怎么说股价也能涨个三五倍。

      一般来说,投资者从自己身边寻找熟悉的股票进行投资更有优势,因为这更容易发现蛛丝马迹。

      可是彼得·林奇察觉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给病人开泰胃美的医生,绝大多数买的是石油股;而石油行业的投资者,买的却是医药股。

      他说:“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股票就像门前的草坪一样,人们总是觉得别人家的草坪更绿一些呢?可能人们觉得股票投资盈利的好机会似乎不太可能就出现在自己的身边,以至于人们都想像这种好机会肯定只会出现在离自己非常遥远的地方,正如我们所有人都认为完美的行为只会出现在天堂而不是人间。”

      彼得·林奇认为,当投资者努力选择一只好股票时,好股票也在努力挑选投资者。

      如果你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一只只好股票就会从你身边溜走,同时你也会被一只只好股票所抛弃。

      相反,只要做个细心人,不去注重股市走势、指数涨跌,就能从身边找到10倍股。

      【像定期体检一样检查股票】

      尽早进场,但是不要太早。

      我经常把投资成长型公司想像成打棒球,试着在第三局进场。

      因为一家公司通常在这时候已经证明它本身的实力如何。

      如果你在攻守名单公布之前就买进,是在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在第三局和第七局之间还有很多时间(某些例子是10~15年),足以让人获利10~50倍。

      如果等到比赛快结束了才进场,那可能就太迟了。

      彼得·林奇认为,稳健的投资组合需要定期检查和思考。

      一般来说,大约6个月就要进行一次这样的“体检”,有时候则需要间隔24个月检查一次。

      即使你购买的是蓝筹股,或者是世界500强中几个最优秀的上币公司,也应当这么做。

      就像人人都需要体检一样,这里没有什么“免检”特权。

      1991年1月,彼得·林奇仍然认为美体小铺公司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只是股价和收益相比过高了,所以得等一等、看一看。

      很快,他就感到这样的机会来临了:当年7月,该股股价从3.25美元下跌到2.63美元,下跌了12.3%,市盈率为20倍。

      他想,如果该公司的年增长率达到25%,这只股票还是值得买入的。

      现在的问题在于,它的股价为什么会下跌呢?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楚。

      原来,这是一家英国的上市公司,除了这家上市公司传出了一些负面消息外,英国股市在最近几个月内遭受了严重打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除此以外,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并没有遭到破坏。

      彼得·林奇马上打了一个电话给美体小铺总公司的首席财务官,从而了解到,该公司的4个主要市场国分别是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

      这4个国家在这期间都经历了经济衰退,相对而言,该公司在1991年的单店销售收入仍然有相当大的增长。

      更何况,该公司的产品市场非常广阔,正处于引人关注的扩张阶段。

      听了这样的介绍,彼得·林奇决定继续关注这只股票,并且少量买进,如果股价继续下跌,那就增加持股数量。

      可是没想到,1992年2月该股股价跌至1.4美元,这大大出乎彼得·林奇的意料,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跌得这么凶。

      于是,他继续给这家公司的相关人士打电话,了解是否经营状况出了什么问题?得到的结果是,公司依然没有负债,新的市场还在不断扩张,只是在英国本地市场的销售业绩出了一点问题。

      实际上,英国经济的衰退导致人们在香皂、洗发水等方面节省了开支。

      确切地说,是因为美体小铺的洗发水价格较高,消费者转购更便宜的洗发水罢了。

      这种情况同样也出现在澳大利亚及加拿大市场上,只有美国例外,美体小铺在美国的扩张速度仍然在加快。

      不仅如此,在法国、日本,业绩增长速度比预期的还好(因为它在上述国家还没有竞争对手),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面2个市场衰退所造成的损失。

      经过上述分析,彼得·林奇确定美体小铺已经进入了跨国企业发展的第二个10年期,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买入了这只股票。

      彼得·林奇认为,投资者对自己关注的股票每6个月定期检查一次,并不是简单地从报纸上看看股票价格而已。

      在这里,至少应当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和收益相比,目前的估价是否还具有吸引力?二是什么问题因素导致公司的收益持续增长或下降?只有这样,你才能确定下一步怎样调整投资组合,并确定是继续持有还是改变投资组合策略?

      彼得·林奇说,6个月定期检查股票是华尔街上那些机构投资研究人员的一项必修课。

      除此以外,有些股票在每隔6个月的检查中并不能发现问题,需要更长的间隔才能查出原来难以发现的问题。

      因此,投资者还必须对某些股票进行每隔24个月的定期检查,才能考察公司的资金是否得到了有效运作。

      彼得·林奇自己就是经常这样做的,这让他受益匪浅。

      【先投资、再了解、再调整】

      我得承认,我本人为每日交易量的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为我每天都在买入卖出股票,但是让我获利最多的股票往往是我已经持有了3年甚至是4年的股票。

      彼得·林奇炒股的一个特点是,买卖的股票品种特别多、频率特别快。

      通常在一个普普通通的交易日,他要买进5 000万美元股票,同时也卖出5 000万美元股票。

      这些交易由3位交易员负责。

      在他持有的1 400种股票中,持有量最大的100种股票占总资产的一半、持有量最大的200种股票占总资产的2/3,股票换手率每年都超过300%。

      彼得·林奇炒股为什么要这样频繁交易呢?这种频繁交易和他倡导并坚持的长期持股原则是否相符呢?答案是肯定的。

      他介绍说,如果他碰到10只股票,他会很高兴地把这10只股票全都买下来,然后对它们开展调查研究。

      当然,这10只股票不可能都是他认为合适的,更不可能都是理想的。

      大约3个月后,他会从中挑选出不到1/4的股票予以保留,并增加持股量,其余的通通卖出。

      彼得·林奇掌管的麦哲伦基金规模巨大,是促使他不得不频繁交易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

      从根本上看,这还是彼得·林奇独有的一种炒股方式。

      在这种买卖方式下,麦哲伦基金的股票组合随时都在改变,这种改变对增加投资回报作出了巨大贡献。

      例如,1977年彼得·林奇担任麦哲伦基金总经理的第一年时,基金规模还只有0.18亿美元,投资组合中包含41种股票,换手率是343%。

      在他担任总经理后的3年间,每年的股票换手率都超过3000%,结果怎么样呢?基金规模在1981年达到l亿美元,增长了5倍。

      1982年,彼得·林奇被评为“过去10年中最成功的共同基金经理”,当年的投资收益率为305%,3个月内买了166只股票,基金规模高达4.5亿美元。

      1983年中期,麦哲伦基金的投资组合中一共有450只股票,到年底就翻了一番达到900只,基金规模也升值到了16亿美元。

      面对这样庞大规模的基金,彼得·林奇是怎样保持“主动性”、从而使得自己始终跑赢大市的呢?他的秘诀是,在这900只股票中,其中有700只股票的总和加起来还不到基金总资产的10%。

      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考虑是:一方面,这些上市公司本来规模就小,即使拥有该股票的投资上限(总股本的10%),数量也会受到严重限制,不可能买得过多;另一方面,他同样也吃不准这些上市公司是否真的值得投资,购买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只是一种“借口”——借此机会对该公司进行了解、分析、研究,从而最终确定这是不是一只理想的股票罢了。

      因为你只要持有这家上市公司的一些股票,上市公司就会‘定期给你寄送财务年报等资料,这样,你去跟踪、了解这家公司就相对容易得多了。

      彼得·林奇的股票操作特点是:“先买入、再了解、再调整”。

      乍一听,颇有些“先结婚、再恋爱”的味道。

      这对抱有“恋爱至上”观点的人看来是无法接受的,可是对于双方都是大龄青年、双方父母都在逼婚的人来说,速决速战也并非不是一种办法。

      当然,炒股毕竟和恋爱、结婚有根本不同,股票“看不顺眼”随时可以换掉,而只有真正买入这只股票后,投资者才会真正对它关心起来。

      彼得·林奇的这种投资思路独树一帜。

      研究表明,他对这些股票“先恋爱、后结婚”的成功率是10%。

      也就是说,在原来对这些股票不很了解的情况下,买入10只股票会从中发现对有1只股票是情投意合的。

      一旦找到这只股票,就对它增加持有量;然后把其他股票通通卖出。

      如此这般,循环操作。

    有趣网 www.youqu5.net

    有趣、有趣的图片、搞笑短视频、有趣网